
2024年11月26日下午19:10
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第四十四期党校提高班第二次授课
地点:学术报告厅一
第二次授课是由交通系副主任曾绍星主讲
主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主讲人:曾绍星
一、和谐社会的科学定义

社会:
1、宏观层次上:泛指以人为中心的整个人类社会
2、中观层次上:指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对的领域
3、微观层次上即作为复合的人的聚集状态,主要指某一区域的社会,如农村社会城市社会、社区、街道、学校、家庭、宿舍
二、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是中国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1.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
2.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3. 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抓紧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规范立法、执法、司法机关权力行使,构建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法治监督体系。
4. 推进对法治工作的全面监督:加强党对法治监督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法治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保证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依法正确行使。
5. 加强立法监督工作:建立健全立法监督工作机制,完善监督程序,推进法律法规规章起草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工作。
中国正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人民权利,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三、建设民主法治社会

建设民主法治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
1. 完善法治体系
2. 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
3. 加强立法工作
4. 建设法治监督体系
5. 推进对法治工作的全面监督
6. 加强科技和信息化保障
7. 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8. 加强法治教育
9. 推动实践养成:
10. 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
11. 坚持保障人民权利
12.坚持保障社会力量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可以逐步构建起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确保人民的权益得到保护,社会公平正义得到维护。
四、推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通过完善法律体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构建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社会环境,推动社会进步。
五、营造充满诚信友爱的法治社会

要建设一个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法治社会,需要以下几点:
1. 弘扬法治精神和传播法治理念
2. 完善社会重要领域立法
3. 促进社会规范建设
4. 加强道德规范建设
5. 引导社会主体履行法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
6. 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
7. 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8. 公众参与法治社会建设
9. 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方可逐步构建起一个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法治社会,确保人民的权益得到保护,社会公平正义得到维护,同时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具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以下内容:
1. 国家层面:
- 富强:国家繁荣昌盛、经济发达、国力强大。
- 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政治文明,实现民主制度化、法治化。
- 文明:社会和谐、文化繁荣、道德高尚、生态文明。
- 和谐:社会关系融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社会层面:
- 自由: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社会充满活力。
- 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机会公平,反对一切形式的歧视。
- 公正:社会公平正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正执法。
- 法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 个人层面:
- 爱国: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 敬业:尊重劳动,勤奋工作,追求卓越,实现个人价值。
- 诚信:诚实守信,言行一致,遵守社会道德和职业操守。
- 友善: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互助友爱,尊重他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教育、实践和制度建设等多种途径,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
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自从十八大明确提出“三个俱导”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问题,习近平、刘云山、刘奇葆分别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培育和践行领导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第十一届中国么民道德论坛”上对于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频频发声,作出重要讲话和指示。
校内安全报警电话:
①020-36093927
②020-86601099
事务服务热线:
学生处事务中心:王森主任 15118888336
各院系学生管理副主任:
经 管 系:魏建平13760780810
机 电 系:梅治国15915948243
服 装 系:殷成志18617391376
厨艺学院:江 闽13729850720
艺 术 系:李 锐13640825656
现代交通系:曾绍星13711755158
信息工程系:张芝元15113887618
电商学院:肖智慧15915948243
电子竞技学院:罗胜东13632499618
马克思主义学院:伍双菊13202041423
校内心理中心服务热线:020-36095644
学生事务服务通道链接:

查阅、关注学生服务与发展处公众号,了解更多事务办理流程。